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
> 政务公开 > 政务动态 > 乡镇动态

念好驻村“工作经”

发布日期: 2024-05-11 10:57 来源: 马宅镇 字号: [ ] 浏览次数:

“基层是最好的课堂,群众是最好的老师”。走出校园门,踏进群众家门,青年干部初来乍到,更多的是“在学中干,在干中学”,从一开始的不知所措,到后来的从容不迫,是帮带导师的言传身教、是一次次工作任务的打磨锤炼、更是日复一日地复盘总结,才得以完成的“蜕变”,逐渐练就“驻村形象”,在摸爬滚打中悟出“工作经”。

加强村庄“熟悉度”,融进干部团队中。驻村工作光是“露个脸、开个会”没用,必须“常讨论、提想法”才能快速了解村庄情况,融入村干部团队。对于外地青年干部,语言关是驻村第一难关,村两委会议中听不懂、讲不来、融不进,别说提建议,讨论主题都没明白,靠一次次摸索去学懂弄通“会前把握大方向、会上关注情绪倾向、会后主动及时反馈”的方法,努力让自己不做村级事务“局外人”,对村内工作、情况做到“烂熟于心、外化于行”。在方言这个“硬伤”上,通过经常性的交流讨论、村干部的实时教学,能够逐渐熟悉惯用语、听懂主题大意,是工作卓见成效的第一步。

提高个人“知名度”,走进群众心坎里。驻村工作光是“走过场、填表格”没用,必须“常在村、唠家常”才能快速提高“知名度”,走进群众心坎里。民政巡检、低收入帮扶走访、单户家庭调查等工作任务是提醒驻村干部定期走访关爱群众,借工作之名交流感情,在情感交流中完成工作,类似入户走访、慰问群众这些日常,算是工作,是“身”入基层了,但不只是工作,因为更重要的是“心”到基层,要始终牢记“金碑银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”,应用心用情去了解村庄、感受村民、享受村貌。

把握工作“精准度”,踏进发展圈子内。驻村工作光是“发通知、传任务”没用,必须“动手干、用心干”才能快速熟悉基层工作,找准村庄致富路子。基层工作是“上面千条线”,作为驻村干部,要当好这枚“绣花针”,起到“穿针引线”的作用,绝不能成为工作“二传手”,扔给网格员就算完成了。驻村,更在于“助”村,“助”村关键是助乡村产业,真正下到田间地头、进到农户家里头,挖掘本村优势产业,从田间调研到洽谈合作,从学习文化内涵到学习科学技术,用创新思想武装头脑,用先进技术主推产业,助力乡村全面振兴。